学校的新图书馆已露芳容,这几天,不时有同学结伴去参观,脸上都挂着欣喜的神情。几天前,记者在图书馆馆长王真的带领下,来到新图书馆与这个商院“第一楼”“亲密接触”。
别具一格镇馆石
“面对着清爽宜人的美景,感受着徐徐吹来的微风,坐拥书海的感觉实在太好了。”这是记者走进新图书馆的第一印象。
图书馆前,横卧一块硕大的“三峡石”,上面篆刻朱色毛体大字——“图书馆”。在阳光的映照下,这几个字显得遒劲、飘逸。据介绍,这块石头重43吨,高4米,宽5米,是用大吊车专门吊到这里的。石头外表光滑,有着漂亮的底纹,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门禁系统自动报警
信步走上台阶,一进门就是总服务台,中间服务台还书,左侧服务台借书,右侧办证和提供其他服务。大厅里设置4个进口通道,2个出口通道。
记者了解到,新图书馆采取总借总还的方式,读者可以在此借书、还书,并且办理借书证。大厅的电子显示屏随时向读者清晰的提供服务指南,有8台检索机可提供馆藏查询服务。
在新图书馆,读者还可以带自己的书进馆自习,因为在二楼进、出口处设有门禁系统,能对装有防盗磁条的图书进行识别。如果图书未登记就带离图书馆,经过出口时,门禁系统会自动报警。
功能划分方便合理
新图书馆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一楼是技术部、采编部和密集书库。二楼有社科类图书的借阅室和能容纳580人的阶梯式多功能厅。三楼是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类图书及特色图书。在借阅室内,褐色的实木桌椅给人以典雅宁静的感觉。坐在其中,打开书卷细细品读,仿佛投入了知识的海洋。
来到四楼,首先看到的是报刊阅览室,这里提供国内出版的文、理科当年报刊和2000年以来国内出版的中文文理科期刊合订本供读者查询。正在建设电子阅览室计划配备电脑165台,读者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书生电子图书、维库电子图书、维普期刊数据库、INTERNET浏览和电子邮件服务、网上文献传递以及文献信息检索等服务。
看中的书被借出去了,不要紧,可以到五楼来,这里有个样本图书阅览室,所有的馆藏书都在这儿有个备份,供大家阅览。五楼还专设了一个400平方的培训室,用于读者活动、业务培训、专家讲座等等,在这里,你可以参加专为读者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特色馆藏引人注目
新图书馆专门在三楼设立了特藏阅览室,即特色藏书馆,主要收藏了烹饪饮食文化、艺术类文献资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
烹饪饮食系列藏书包含全套的《中国名菜谱系列》(江苏、福建、湖南、四川等8大菜系俱全),这套书是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现在市场上比较少。还有全国大赛系列书刊,收藏了第一届到第五届全国烹饪大奖赛作品集。此外,还有与烹饪专业相关的医疗、卫生、食养、食疗以及食品工业、饮食文化、烹调法等书籍。所有的书刊都图文并茂,专业的讲解加上精美的图片,引人入胜。
艺术系书刊主要包括建筑科学、舞蹈、戏曲艺术、音乐、工艺美术、雕塑、摄影艺术和绘画等。这些书刊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指导,还有优秀的写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周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徜徉在新图书馆,可以发现很多细节都考虑到读者的感受。阅读区域全部打通,在这里看书,感受到的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通透的畅快;看书累了,可以到周围找把椅子坐下来,欣赏图书馆里的风景。记者还发现,馆里的地上都采用的是PVC静音地板,营造了安静的环境。
王真馆长介绍,新图书馆在服务方式上突出“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理念,服务层次多样化,服务方式多元化。新馆采用了ILASⅡ2.0系统,实现了采访管理、编目管理、典藏管理、连续出版物管理、流通管理、信息开发等业务部门的计算机运作,学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图书馆数据。
图书馆专门设置了参考咨询部门,同时通过校园网采集师生意见,进行横向交流。读者服务部门将进行专题书目、专题文献展览。另外还有新书导读、参考咨询等专题特色服务。除了为读者解惑之外,还将提供关于就业和求职的展览,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早点给自己做一个好的人生规划。
大湖小湖紧相拥
新图书馆背靠后官湖,地理位置优越。在这里,不光可以眺望后官湖的美景,同时,新馆的东、西、北三面有人工湖相绕,人工湖上建有三座小桥,分别延伸到馆的两侧和后观湖大道,给图书馆增加了一份优雅宁静。
可供2000人阅读学习
新图书馆三楼到五楼都开辟了大自习室,在每个自习室、借阅室里都设有座位,总共2040个。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伴一池湖水,品书香,游文海,一定非常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