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速览:
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5年,内设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教研室。全系共有教职工29人(专职教师2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人。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实训室、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6个机房。除了完成该系各专业的教学任务外,信息工程系还承担了全校的计算机基础课和部分院系相关的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普遍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各类教学媒体,引入各种国际、国内专业认证,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国际认证培训的教学及实训平台,近三年就业率几乎全部都是100%。
实践训练培养动手能力
信息系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每届学生暑期都要到企业顶岗实习两周,还要接受一周的校内综合实训。信息系老师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和解决综合技术问题的能力。在《 3ds max三维动画基础》、《 3ds max三维动画设计》、《影视技术与制作》、《渲染巨匠》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要制作一个小项目。在考核中,模拟项目开发,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将学生组成项目组,着重考核学生的创意,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作出与众不同的答卷。
工学结合加强基地建设
信息工程系积极探索工学结合道路,专门成立了工学结合管理小组,并形成了工学结合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信息工程系科研管理小组工作条例、信息工程系学术道德规范等。同时多方联系,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备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与软通动力武汉分公司和软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建立JAVA软件应用及开发实训基地;信息工程系统开发实训基地是与武汉托普信息有限公司和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还有与武汉宝岛工艺印刷厂、彩峰快印公司和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计算中心等一起建立的平面设计及应用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之间保持着“校企合作”的密切交往。
学者、专家走进课堂
近年来,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该系举办讲座,给学生们带来了尖端的信息技术和前沿的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学子获益匪浅。曾担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校区UCI博士后研究员的戴建耘博士,为信息工程系学子做了关于“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的创造”的讲座。印度Solu博士、华中师范大学胡金柱教授分别来校做了“印度软件业和教育模式”和“计算机人才的发展趋势”的讲座,印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深深感触着学生;而“计算机人才的发展趋势”则给了学生一个人生的定位,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和2008年暑期,信息系请企业专家根据行业的要求为学生制订实训计划,并到学校来指导学生做项目。信息系05级和06级的全体同学分别参加了由软通动力武汉分公司和武汉托普信息有限公司策划并指导的为期两周的专业实习,在专业实习中,学生们学习了如何制订项目流程,如何做项目经理。
系主任访谈
能力为本位 就业为先导
信息工程系系主任 郝梅
信息工程系大力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全系100%的课程已经全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效率和信息量,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吸收了知识。近几年来,我系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课程设置、实训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方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按照市场的需求创新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道路,力争使我们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对口”。
我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本系的专业建设,认真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先导”的办学理念,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办学水平、质量和影响,使我系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