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入选上海世博会的湖北小吃有了英文名。武汉人喜欢的热干面在世博菜单上的英文翻译为:武汉热的面条,加芝麻酱的。这是湖北小吃在大型国际盛会中首次使用标准英译。
正在上海担任世博会湖北小吃技术顾问的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中国烹饪大师”方元法介绍,根据世博会有关方面的要求,全国各地在世博会上展示的菜点必须使用中英文双语标注,以体现与国际接轨。菜单标准英译是在借鉴北京奥运会《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分为“冷菜”、“热菜”、“羹汤煲”和“主食、小吃”4类。
我省有六道小吃在世博会上亮相。豆皮的英文名是“武汉玉耙”,精武鸭脖为“鸭的脖子,用卤汁酱成”,鱼汤捞面叫“鱼汤面”,肥鱼汤则直接称“长江三峡生态肥鱼汤”。
方元法说,此次菜单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让中外人士能一眼看明白“这是什么菜”,主要从菜品的主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角度为主来描述菜品。如鱼香肉丝的注释为“切碎的猪肉炒辣的蒜味汁”,咕噜肉为“酸酸甜甜的猪肉”、西湖醋鱼是“酸汁蒸草鱼”。
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并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则采用了汉语拼音命名的方法,如饺子(Jiaozi)、包子(Baozi)等,目的是“体现中国传统的餐饮文化”。
据悉,在世博会上,湖北小吃除单独出售外,还设计了套餐,热干面与肥鱼汤、鱼汤捞面与精武鸭脖、肥鱼汤与烤鱼汉堡分别组合在一起,每套售价52元。“这样做是为了使口味更丰富,营养也均衡些。”方元法说。
(原载《长江商报》201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