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就要来临,学生招工中介现身校园,引起不同反应,不少学生担心这种学生中介靠不住。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贸学院2010级商务管理一班的刘磊就是一名学生招工中介。这几天,他忙着发放宣传单、发布招工信息。他说:“我联系的大多是武汉和广州的工厂,岗位多是生产一线操作员,一个月包吃住,工资在1500元左右。目前已有50多名同学与我达成了打工意向。”
该校2010级艺术系影视摄影班的李佳,除招收本校同学外,还把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作为“工作”对象。他说:“去年高考后,我非常想出去做点事,可信息不通,在家闲了两个多月。其实,这个群体的市场很大。”他计划在高考结束后,到高中去进行招工宣传。
刘磊说,他做招工中介非常负责,“因为都是同学,出了问题面子上挂不住”。他首先要认真挑选出中意的用工单位,然后把用工单位的情况、工作时间、薪酬等打印出来介绍给同学。“有的同学虽然开始会怀疑,但毕竟是身边的人,相较陌生中介,感觉还是更可靠一些”。
对于学生招工中介,大学生们评价不一。有的认为这些中介既提供了打工信息,又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组织能力。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贸学院2010级学生杜莲则说,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有限;如果出现劳动纠纷等问题,学生招工中介很难承担责任;所以,还是谨慎为好。
(原载《长江日报》2011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