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30日,222期致远讲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陈志勇以“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财政政策与财政改革”为主题,围绕我国近年来的经济下行及影响因素、应对经济下行的财政政策、新一轮财政改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陈志勇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需求端和供给端作为切口明确了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2021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的需求侧改革进行介绍。陈志勇表示,我国采取特定提法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具体政策及数据在减税降费、减税费额、税收收入、财政支出、赤字率、负债率等方面说明我国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整理有关政策选择及效果的讨论: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在下降吗?赤字率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吗?如何估量地方隐性债规模及时防范风险?对这些问题陈志勇通过投资铁路修建为例子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列举2018—2021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程度差异和2021年的预算安排展望新形势下的财政政策。在面对新一轮的财政改革的分析时,陈志勇突出问题强调重点,在问题上抓税制结构不合理、预算体系及预算管理待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内在矛盾等主要,在重点上以十九大报告的目标细化进一步完善税制体制、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具体措施。
陈志勇在讲座最后谈到,虽然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达到70%以上,赤字率提高至3.6%,但我国经济增长在全球仍然是最靓丽的,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编辑 张思渊)